长安不见,且看GRC是什么意思

月色还是旧时的月色,长安却不是旧时的长安了。我提着一壶新酿的浊酒,踉跄行走在这钢铁的丛林里,满眼皆是奇形怪状的广厦。不见青砖黛瓦,不见飞檐斗拱。那些高楼,周身竟镶嵌着洋式的花纹与廊柱,看似坚硬,却总觉得少了些魂魄。这究竟是何物所造?我不禁对着月影喃喃自语,这满城的 grc 是什么意思?是哪家方士炼出的新丹么?

后来才听人说,这 GRC 并非仙丹,也非鬼斧神工,不过是人间的寻常造物。所谓 GRC,是唤作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东西。将那坚硬的水泥砂浆作胚,再混入坚韧的耐碱玻璃纤维,如同给人添了筋骨,使其轻质而高强。此物可随意塑形,GRC是由水泥、砂粉、玻璃纤维等组成的复合材料,可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构件。 于是,匠人们便不再需要一刀一斧地去雕琢,只需开模浇筑,便能成批地产出那些看似复杂的纹样。

尤其常见的是,用它来堆砌所谓的欧式风情。罗马柱、窗套线、檐口,皆可由 GRC 一体塑成,而后粉饰一番,便俨然有了西洋建筑的模样。这倒也省事,只是这法子,总让我觉得有些投机取巧的意味在里面。华夏千年的营造法式,难道就及不上这般轻易的模仿么?GRC又称欧式装饰构件,以其轻质、高强、易加工的特性被广泛应用。 这种构件,看着宏伟,内里却不过是水泥与纤维的聚合,少了些许石头的厚重与木头的温情。

世人皆夸其好,言其耐久,言其便捷,可将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迅速化为现实。工厂里轰鸣的机器,代替了曾经叮当作响的锤凿。建筑,似乎也成了一件可以快速复制的商品。诚然,它的确有诸多优点,让建筑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高效。作为一种现代建筑材料,GRC与UHPC的应用体现了建筑部件的工厂化生产进程。 但这般高效之下,失掉的是什么呢?或许是等待的耐心,或许是手艺的温度。

我想,这便是它的症结所在。它的优点,也正是它的缺憾。它能模仿万物的形态,却无法复制岁月的痕跡。一块真正的山石,历经千年风雨,自有其独特的肌理与神韵。而 GRC 制成的浮雕,即便再精致,也终究是工业的产物,缺少了与天地自然共通的灵气。这大概就是如今许多建筑给我的感觉,有其形,而无其神。

饮尽壶中酒,我醉眼望向那轮孤月。月光洒在 GRC 构件冰冷的表面上,反射出清冷的光。我算是彻底弄懂了 grc 是什么意思,它是一种材料,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一个追求速度与效率,却渐渐遗忘了如何与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耐心对话的时代。长安远矣,旧梦难寻,只剩我这诗骨,在这水泥的广厦间,寻不到半点可以栖息的屋檐。

滚动至顶部